南海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得鹭鸟在此栖息。(资料图片)
鹭鸟在九江璜矶村的竹林上空结队飞翔。(资料图片)
执法人员使用无人机侦察周边环境。 (资料图片)
(资料图)
芒种时节,成群的鹭鸟在九江璜矶村的竹林上空结队飞翔。
生态够好,方得鹭鸟停留。今年1至4月,南海区空气优良率为91.2%,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一项项达标的数据背后,是一个制造业强区守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勇气和担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一起来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南海有什么“独门秘诀”。
/立足生态服务/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
一直以来,南海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服务,通过强化重大项目审批全过程保障、建立环保产业供需对接机制、实施柔性执法等举措,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12个工作日,完全落地,我们都没想到这么快!”今年3月,广东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5亿元的“电池制造项目”环评文件仅用12个工作日就完成审批,刷新了南海区生态环境环评审批速度的历史记录,该电池制造项目相关负责人惊叹不已。
这得益于南海生态环境分局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开辟的“绿色通道”。今年,有160个重大项目被纳入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台账提级管理,南海生态环境分局从提前介入、多方联动等方面入手,强化重大项目审批全过程保障。
今年初,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创新建立“产业供需对接”机制,召开多场环保产业供需对接会,主动服务企业,提供优质环保技术资源和供需对接通道,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召开的5场环保产业供需对接会,搭建起“排污企业+环保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沟通桥梁,吸引超400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展供需对接,达成28项合作意向。“这样的供需对接会有助于排污企业直接对话优质环保企业,大大节省时间。”燕京啤酒代表连连点赞该活动。
同样让企业赞不绝口的还有“环评审批开放日”活动。今年上半年,南海生态环境分局每周定期开展此活动,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面对面”互动机制,向企业提供答疑、咨询等互动,让企业在环评过程中少走弯路。
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服务需要刚柔并济。柔性执法方面,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全面推动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公开道歉承诺减轻处罚、执法“观察期”、执法承诺等惠企制度的实施。
“进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原则上只开展非现场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徐湛坤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对纳入该清单的98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600家次,对32宗道歉承诺案件减少罚款261.05万元,免予处罚案件26宗,免罚金额320.63万元。
南海生态环境分局还创新探索线上整改模式,企业登录“智环通”App上传整改情况,执法人员线上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环境执法全闭环监管。
/聚焦群众所盼/
构建多方共治“大环保”格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年,南海区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多方共治的“大环保”格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就是构建多方共治“大环保”格局的“三驾马车”。
今年,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当好“领头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紧盯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强化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全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的“排头兵”。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创新“环保健康码”管理机制,对辖区内企业开展分级分类管理。污染源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分析企业的环境信访投诉、执法监管情况等信息,将企业划分为红、黄、绿三色管理,加大对红码和黄码企业的双随机抽查几率。今年5月,该局还启动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服务促发展,精准帮扶惠良企”帮扶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环保问题。
群众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为了让全民参与积“点滴之功”,5月15日,2023年南海区环境宣传月活动启动,南海生态环境分局开展多场线上、线下活动,以生态环境普法宣讲周直播、“无废城市”主题露营、环境保护知识入校园等形式,助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宣传月系列活动能让企业更好地提高自身环保管理水平,市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佛山早稻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慈生对环境宣传月系列活动的成效充满信心,他认为,只有政府、企业、市民同心携手,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让南海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